在养殖场管理中,鼠害防治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。许多养殖户反复灭鼠却见效甚微,既浪费了资源,又无法解决鼠患问题。究竟为何灭鼠如此困难?今天就为大家剖析养殖场灭鼠失败的六大原因,看看您中了哪几条?
01.你真的用对灭鼠产品了吗?
常见误区:
拿起杀鼠剂就用,从不看标签是否标注;
觉得一种药能灭所有鼠,甚至凭经验自行乱配毒饵。
正确做法:
一种杀鼠剂不能对付所有鼠类;
不同有效成分对不同鼠类敏感性不同;
选药先看产品标签,按照标签说明使用;
如果自行配制毒饵应按标签指示进行。
02.毒饵放了半天,老鼠根本不吃?
常见误区:
毒饵随便丢在角落,发现没被取食就觉得老鼠不上当,直接换产品却不找原因。
正确做法:
先找对正确投饵位置!全面勘查老鼠活动痕迹,比如鼠粪、咬痕、跑道,把毒饵投在老鼠必经之路
,如墙角、饲料库门口、鼠洞附近,别放在空旷无遮挡的地方;
提升毒饵的适口性!如果养殖场自然食源充足,可以选带谷物、油脂味的毒饵,或在毒饵旁少量放
置老鼠爱吃的诱饵,如瓜子、花生来引诱取食;
若连续 3 天毒饵没动,先更换投饵位置,仍无效再考虑换不同有效成分的产品
03.投饵几天没效果,是不是该停了?
常见误区:
投饵 1-2 天没看到死鼠,就觉得药没用,立马撤掉毒饵。
正确做法:
养殖场常用的抗凝血剂杀鼠剂都是慢性药—— 老鼠取食后需要几天时间才会显现致死效果,有些胆
小的老鼠甚至会观察几天后才开始吃,想要达到理想效果,通常需要持续投饵 2-4 周,千万别急于
停药!
04.毒饵够不够?被吃了有没有及时补
常见误区:
低估鼠害规模,只投少量毒饵;看到毒饵被吃了也不及时补充,导致后期老鼠断粮。
正确做法:
别心疼毒饵!按投饵指南足量投放,确保所有老鼠躲藏处,如仓库角落、设备底部,都有覆盖,宁
多勿少;
每天检查毒饵消耗情况:如果某投饵点的毒饵一夜被吃光,下次要在此处加倍投放,同时在周边增
加 2-3 个投饵点,避免老鼠抢食不够吃;
只要还有老鼠活动迹象,就持续补充毒饵,直到连续 3 天无消耗再逐渐减少投放量
05.是否全面勘查了整个区域?
常见误区:
只在养殖场内部投饵,从不检查周边的鼠洞、杂草堆,导致灭一批来一批。
正确做法:
灭鼠前必须做全面勘查:
不仅查场内,还要排查养殖场周边 50 米内的区域,如废弃房屋、排水沟、草丛,找到老鼠的巢穴
和进出通道;
对周边的鼠洞、鼠道,同样投放毒饵或设置捕鼠器,从源头切断老鼠补给线,避免周边老鼠持续迁
入。
06.是否检查过有无老鼠迁移?
常见误区:
场内老鼠减少后,又发现新的鼠迹,就觉得灭鼠没成功,却没考虑是周边老鼠迁移进来。
正确做法:
使用优舍0.05%溴鼠灵鼠药,有效消灭老鼠;
场内灭鼠有效果后,仍要定期检查(每周 1-2 次),观察是否有新的鼠粪、咬痕;
若发现新鼠迹,先调查周边是否有老鼠活动,如邻居养殖场、垃圾站,然后在养殖场外围设置永久
投饵带,如围墙根、大门两侧,或加装防鼠设施如防鼠板、下水道防鼠网,阻挡老鼠再次进入。
养殖场灭鼠不是一锤子买卖,而是“查 — 投 — 补 — 防”的持续过程。只要对照以上 6 个自查点,纠正操作中的误区,就能有效降低鼠害密度,减少饲料损耗和疫病风险。
你在灭鼠过程中还遇到过哪些问题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一起交流解决办法!
